文章头图 PixivID: 85439235 @yuurei0 这几天过年,难得能闲下来做点自己的事情。前一阵子事情挺多的,博客更新也断了将近三个月。 之前在 LeanCloud 的官网看到他们有一个使用各种语言调用 SDK 的示例代码。 不过这些代码并不能实时运行。我又想起以前写 Apicon 时,曾有在 API 详细页加入可实时运行的示例代码的想法。那么说干就干,写一个实时代码运行器吧! 就这

文章头图 PixivID: 85439235 @yuurei0 这几天过年,难得能闲下来做点自己的事情。前一阵子事情挺多的,博客更新也断了将近三个月。 之前在 LeanCloud 的官网看到他们有一个使用各种语言调用 SDK 的示例代码。 不过这些代码并不能实时运行。我又想起以前写 Apicon 时,曾有在 API 详细页加入可实时运行的示例代码的想法。那么说干就干,写一个实时代码运行器吧! 就这
用户管理凡是企业都是需要的 一直以来,协会打比赛时所使用的协作文档都是 HackMD,这是一个使用 NodeJS 编写的可自主部署的在线 Markdown 协作应用。用了这么多年了,HackMD 的一些弊端和痛点也暴露了出来。 * 没有完备的用户管理 * 文档不能细致的分类分组 * 在线编辑器有时候光标显示错误 … 因此,我萌生了自己造轮子写一个协作文档的想法。这是今年暑假一拍脑袋做的
一直以来有个看书的坏习惯,拿到一本书,刚开始三分钟热度一口气看了个三分之二,热度过去了,剩下三分之一就一直拖着了。去年夏天买了本《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》,剩下那么几节一直拖着没看完,自己倒也不纠结后面的内容,就这么坦然地拖着。 这次也是一样,上学期疫情返校后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《黑客与画家》,本想着暑假看完的,又是拖了最后那么几页。 最近逼着自己抽出时间看完了。不得不说这本书是谁看了谁就想立马创业,
前阵子本来打算重构博客,但是后来用 WordPress 的官方 Docker 镜像替代了之前自己配的 PHP 环境,问题就解决了。(猜测可能是之前的 PHP 环境没开 Opcache)现在网站的访问速度飞快,我其实也就没必要再浪费时间造轮子了。 又一个刚开的坑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呀。🤣 重构时我使用的是 Macaron 框架,因为在他上面我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亮点。Macaron 完美的解决了我之前用
最近挺忙的,不论是工作上的还是学业上的。 自己也是挺累的,一直没怎么能抽出时间来学些东西。因此整个九月份博客也是一篇没更。之后不能再这样了!😕 九月份一连着三场线下赛,结果也是有得有失。强网杯第一次打 AWD + RW 赛制,前面的大佬队伍全靠 RW 上分。其中有道 PHP Web,我的思路是利用网站 PDF 生成的地方,phar 反序列化,删install.lock实现重装,然后在配置文件里面写
之前在写 Cardinal 平台的从 Docker 镜像部署靶机的功能时,打算在后台拉取镜像时,前端能有一个实时滚动的控制台日志给用户以反馈。 最初的想法是使用 WebSocket 实现后端和前端之间的持续通信,正准备写之前,我想到 Drone CI 在执行持续集成任务时,也有一个类似的实时日志的功能,遂打算先研究下 Drone CI 的实现,吸取下经验,结果接触到了 EventStream 这么
有一段时间没打比赛了。前几天是 XCTF 联赛的 CyBRICS 2020,不得不说国外战队的比赛体验真的很好,平台好看,题目不说难度,至少看得出是花心思了的。最后协会也是拿了中国第三 世界第七的成绩 👍👍👍 这里记录一下 Web 题,当做日后备忘。总得来说 Web 不算太难,考得知识点也不是很广,感觉学不到太多东西。 Hunt 挺有创意的签到题。 F12 Console 建几个五个 reCAPT
期末考完回到家了,很庆幸这学期又没有挂科。从今以后就是不挂科的大茄子了! 在校备考这段时间,收到一条关于 Asteroid 的 issue #3,说实话挺气的。开源无可避免地会遇到伸手党或者不愿自己尝试的人,作为开发者只能被动地把软件做得尽可能简单,来减少他们提问题的机会。 每当遇到不看文档不动手直接上来问的,我都会想起下面这则笑话: 软件工程师努力设计出最大最好的连白痴都会使用的程序;而宇宙在拼
去年 5 月份的时候,bilibili 源码泄露,B 站虽然一波 DMCA 下架了一堆仓库,但那也是无济于事。直到现在,在 GitHub 上搜索”bilibili.com”,还是能搜出一大片当时泄露的源码。这反倒是给寻找新的泄露情报带来了干扰,B 站这可能也是因祸得福吧。 我在去年 12 月份的时候,在 bilibili 泄露的那份源码里,找到了两处还未被修复的敏感信息泄露,提交给了 BiliSR
前阵子把 Mac 的转接头给忘在协会了,后来去找的时候找到了。带回宿舍后又莫名其妙地不见了…… 导致我这几天在宿舍都不能连显示器。有时写前端后端两边的项目要切来切去,只能十分难受地看着 Mac 15 寸的屏幕。 来学校前,我曾在家里翻出过一个电视盒子。除了外面包装泛黄比较旧,里面的遥控器,HDMI 线,电源线倒是都没被拆开过。问了下爸爸,他说也用不到这东西,毕竟家里的电视已
头图中的 Vidar 娘,作者 @b0lv42 我记得是在大一下学期时,@Li4n0 提到了协会下半学期办比赛的事,也就是后来的 D^3CTF,并且希望能写一个线下 AWD 平台,留着今后一直传承使用下去。之前 @Li4n0 学长负责了 2018 年的 HCTF 线下 AWD 平台的全栈开发,当时他使用的是 Python Django + RabbitMQ,据说当时是勉强撑了下来。因此我们决定使用
5 月 2 号回到学校了,谁知道才住了一晚上,便莫名其妙地因为没做血清检测被隔离了。 整个三号宿舍楼被改成了医学隔离观察区,一人一整间宿舍,每天三餐有人送。自己托同学把电脑和充电器给送过来了,这才没跟外界失联。这几天感觉在隔离宿舍睡得还是没在家里舒服啊。 每日的作息也都是差不多,现在没写啥新的东西,一直在不断改进 Cardinal,写累了就去写写力扣,晚上就抽点时间看会书,大部分时间摸鱼玩 PCR
这几天发生了挺多事的——激动,紧张,怀疑,释怀。 这阵子断断续续地我想了很多,虽然最后得到的并不是最好的结果,但我却感到庆幸。 不知从何时开始,我开始迷茫了。 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感觉自己在一个圈里转,不知道该做些啥有意义的事。自己后面铆足劲做了几个东西,但其实收获都并不理想。 天天宅在家里,生活节奏也乱了。 就像是身处流沙之中,也知道自己在不断下陷,反而却意外地享受。 年龄仿佛只是个数字,一年又一